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国家发改委批准,依托南京邮电大学,由南邮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是致力于推动我国通信与网络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科研机构。中心拥有先进的研发设备和实验条件,通过建立工程化研究、验证的设施和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研究开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能力提升。

中心聚焦三个方向开展科研、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

1. 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技术

研究太空网络、邻近空间网络、地面网络、海洋网络的通信理论和通信技术,重点研究面向非均匀用户分布与差异化业务需求的智能通信理论,解决6G 超大规模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和软件架构关键技术问题,解决系统能力受限条件下大时空非均匀分布用户的高效传输问题,融合前沿量子加密技术,实现高效空天地海安全通信。争取在空间测控通信、天基宽带通信、地面移动通信、海洋无线通信等相关领域有所突破,解决限制空天地海通信应用的重点基础科学问题和核心关键技术问题。

2.跨模态通信网络

研究深空网络、邻近空间网络、地面网络、海洋网络上的通信信号处理和状态信息感知,借助人工智能新动力,重点研究面向人机物协同的多模态网络多用户可靠接入、跨模态信号融合和协同感知计算,实现多重不确定性耦合影响下的6G 跨网资源智能管控。通过核心关健技术攻关,解决6G异构网络下,数据语义理解和跨空间协同感知计算的关键科学问题,满足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3.智能信息安全传输与处理

从信息与网络安全身份认证、信息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基本安全要素出发,研究信息与通信网络主动和被动安全技术、密钥管理机制、数据处理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安全路由协议、认证与访问控制、入侵检测与容侵容错技术和决策与控制安全技术;分析海量数据安全架构体系,针对信息的多源异构、多粒度、大规模、实时多应用领域等特征,分析互联网面临的障私安全威胁,构建面向海量数据的隐私保护架构与模型,建立面向隐私感知的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型构,建立基于混合云的数据存储、处理、访问平台。

中心设立多个产学研基地,与众多知名企业和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展具有重要市场价值的重大科技成果的工程应用和系统集成,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